TNC在香港的工作

豈止是日落美景 — 我們在白泥的工作

Up close view of oyster shells with a bridge in the background.
荒廢蠔田 是TNC 的研究對象,以了解蠔礁作於生態系統中的角色。 © Joe Cheung/TNC

位於元朗的白泥一向以其迷人的日落景色聞名。除了是浪漫的約會及拍照勝地,白泥同時是香港的海洋生物多樣性熱點。

聯同香港大學在白泥修復蠔礁

TNC 在白泥的泥灘上的工作是我們進行中的蠔礁保育項目的一部分。我們聯同香港大學,就一荒廢蠔田進行研究和分析。這泥灘的生物多樣性豐富,是不少生物的棲息地。TNC 利用全球定位技術,在地圖上分別標示出泥灘上不同的生境,包括海草床、紅樹林和野草的範圍。

A woman crouches in the mud holding a sieve.
保育人員在白泥用篩盛泥, 沖掉沉澱物後收集各種野生物種樣本,例如蟲和蝦蟹等,然後把各樣本送往香港大學的科學實驗室以識別物種和作紀錄。 © Lori CHeung/TNC

監察馬蹄蟹

馬蹄蟹是其中一種在白泥發現的重要海洋生物。馬蹄蟹亦稱鱟,是一種重要的海洋生物,而於白泥可找到兩種馬蹄蟹,分別是屬於瀕危物種的中國鱟 (Tachypleus tridentatus),以及資料文獻匱乏的圓尾鱟 (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因此調查馬蹄蟹數量和棲息地是TNC一項重要的保育工作。

在香港的蠔礁修復點附近被發現。
一隻幼小的馬蹄蟹 在香港的蠔礁修復點附近被發現。 © TNC

知道

馬蹄蟹比恐龍更早在地球上生存!牠們已存在了4.75億年,被譽為活化石。

馬蹄蟹不是蟹!牠們是蜘蛛及蠍子的近親。

在香港曾經可找到很多馬蹄蟹,但由於過度捕撈,以及城市發展和海洋污染破壞其棲息處,導致牠們大量消失,數量不斷下降。

野草和垃圾

為改善白泥的環境,TNC 更協助清理大米草 (一種入侵性植物),遏止它危害濕地的生態平衡。清理工作還包括清除水產養殖業產生的廢物,但可惜我們卻花了不少時間在白泥那裡撿走垃圾。海洋污染仍然是香港一大問題。

在澳洲殼港市飄浮
一個塑膠袋 在澳洲殼港市飄浮 © Aristo Risi/TNC Photo Contest 2018

知道

海洋中的微塑膠污染數量比我們想像的更為嚴重!這會危害魚類、雀鳥和其他野生動物。

大約八成的海洋污染源自陸上的活動!其實環境是互連互通的,陸上的垃圾和污染物往往會流入河流、溪澗和海洋。

全球的水質正不斷惡化,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世界銀行亦直指這是「看不見的災難」。

Trash is strewn across the sand and caught in between mangroves.
Trash found at Pak Nai. © Joe Cheung/TNC

實地考察

TNC 也在白泥這裡舉辦教育導覽團,讓學生或其他對我們工作有興趣的人士親身體驗保育工作,學習陸地和海洋唇齒相依的關係。這些實地考察機會,也使同學們了解到香港養蠔業的歷史文化以及蠔礁對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請電郵至natureworkshk@tnc.org聯絡我們。

我們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支持的「山海為一」環保教育項目旨在培育未來的綠色領袖。

 

義工工作

我們下一階段的工作涉及重整荒廢蠔田,建立更多天然的蠔礁。如果您有意成為義工,請電郵至natureworkshk@tnc.org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