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泥的泥灘
泥灘 位於香港白泥的泥灘 © Derek Tang

TNC在香港的工作

管理白泥重要的生態棲息地

大自然保護協會 (TNC) 目標是修復香港失去的貝類礁,以增加本地的生物多樣性和魚類產量,改善水質並提升天然海岸防御風暴能力。憑藉 TNC 在全球 150 多個地點修復貝類礁的專業知識,我們於 2018 年在流浮山建造了我們的第一個蠔礁修復試點,目的是了解修復對當地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由於蠔殼是蠔苗首選定居和成長的基質,2019 年TNC 在吐露港利用回收的蠔殼建立了第二個蠔礁試點。

Oyster reef study site
蠔礁研究地點 TNC修復貝類礁的研究 © Lori Cheung/ TNC
Pilot oyster reef
蠔礁試點 位於香港流浮山的蠔礁修復試點 © Kyle Obermann

2021 年,在太古基金、海洋保育提升資助計劃 (MCEF) 和當地社區合作伙伴的支持下,我們推出了一個新項目:管理白泥重要的生態棲息地,以保護其自然美景和敏感的生物多樣性。

瀕臨滅絕的馬蹄蟹和海草品種
馬蹄蟹和海草 瀕臨滅絕的馬蹄蟹和海草品種 © Tom Chan/ TNC

歷史上,白泥是村民利用傳統底棲方式養蠔的地點。雖然這種傳統的養蠔方法已不再使用,但白泥的泥灘仍然是一個生態熱點,在那裡可以找到瀕臨滅絕的馬蹄蟹和海草品種。然而,白泥目前沒有受到任何法定保護和管理,使其面臨越來越多的威脅,例如不可持續的旅遊業和入侵物種的猖獗蔓延。

以下是此白泥項目的內容,TNC 正在努力提升和擴大我們的保育目標:

1. 開展沉積物研究、棲息地位置分布、監測馬蹄蟹等科學研究和生態監測

2. 開展積極保育管理工作,如重整廢棄的養蠔場、清除外來入侵的大米草、清理水產養殖廢料和海洋垃圾;以及

3. 通過到學校分享、公開講座、教育參觀、大學生大使培訓、成立教育小組和與當地相關持分者的社區會議,促進可持續的旅遊行為並提高公眾對蠔礁的認識。

截至 2022 年 11 月,TNC 和一眾義工已在白泥修復了 2200 多平方米的廢棄養蠔場,清除了 1200 平方米的侵入性大米草,同時清除了 600 公斤的水產養殖廢料和海洋垃圾。

TNC白泥社區合作伙伴:

鴨仔坑士多

海塑基金會

下白泥教育中心

香港觀鳥會

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

太古集團慈善信託基金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