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保護協會於2025年8月22日至9月4日期間,在太古城中心 (Cityplaza) 舉辦《滄海遺礁 — 重現香港海洋文化與生態保育》巡迴展覽,讓公眾重新發現香港沿岸被遺忘的珍貴自然資源及海洋生態系統 — 蠔礁,並了解其對生態、文化與社區的重要價值。
- 瀏覽其他頁面:
- 太古廣場
- 誠品生活
- 太古城中心
- ReThink HK 2025
蠔礁曾經廣泛分佈於香港沿岸水域,繁盛一時,如今卻幾近消失。這些珍貴的生態系統對維護海洋健康、促進漁業繁榮和強化沿岸防護力非常重要,同時亦深深根植於香港本地文化之中。然而,蠔礁現已成為全球最瀕危的海洋棲息地之一,修復工作刻不容緩。
面對這項緊迫的環境挑戰,大自然保護協會(The Nature Conservancy, 簡稱TNC)開展首個巡迴展覽《滄海遺礁——重現香港海洋文化與生態保育展》,並於2025年5月29日至6月11日期間,率先於金鐘太古廣場首度亮相。
展覽透過沉浸式和互動展示,以及虛擬實境體驗,深入探討蠔礁在生態、文化和歷史層面的重要性,並呈現本地社群為修復蠔礁所作出的努力。
透過突顯蠔礁保育的重要性,此次展覽期望喚起大眾對香港水域和瀕危海洋棲息地保護的認識和支持。這項倡議正值關鍵時刻,因為香港特區政府目前正著手更新其《生物多樣性策略行動計劃》(Biodiversity Strategy and Action Plan, 簡稱BSAP),並廣泛徵詢市民對本地生物多樣性保護政策的意見。
海洋棲息地的瀕臨危機
全球約有85%的蠔礁因沿岸開發、污染、過度捕撈和氣候變化而消失。在香港,僅約6%的海洋水域受到保護,遠低於全球訂立的30%目標,使得包括蠔礁在內的重要生態系統持續面臨退化的威脅。
蠔是天然的「生態工程師」,在夏季氣溫下,一隻成年本地蠔每天可過濾多達960公升的水,而香港蠔(Magallana hongkongensis)的過濾能力更為驚人!這不僅有助改善水質,還支持多樣的海洋生物。蠔礁亦為各種海洋物種提供棲息和庇護空間,同時作為天然屏障,抵禦海岸侵蝕。然而,蠔礁數量的急劇下降,不僅威脅海洋生物多樣性,更危及整個海洋系統的健康和韌性。
「蠔礁是自然中被忽略的無名英雄,它們在改善水質、促進海洋生物多樣性以及保護海岸線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大自然保護協會香港項目(區域夥伴關係)執行總監高㦤行表示。「然而在香港,蠔礁的生態價值卻大多被遺忘。此次展覽正是一個重要契機,讓公眾重新認識這些關鍵的棲息地,並激發集體行動。TNC致力以科學為本的修復方法,並積極與當地社區合作,以保護海洋生態系統。通過教育和外展,我們旨在建立長期的環境管理意識,為下一代保存香港寶貴的海洋遺產,。」
沉浸式學習體驗與展覽亮點
此次展覽透過多感官互動體驗,為各年齡的參觀者帶來富教育性與啟發性的學習旅程。參觀者可透過生動的視覺展示、互動裝置及引人入勝的內容,深入了解香港及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古老養蠔歷史,以及蠔礁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性。展覽亮點包括一個以全比例搭建的傳統養蠔模型,展示來自后海灣的蠔柱、蠔過濾水質的示範影片,以及展示蠔礁如何穩定海岸線的「海岸韌性模擬」。參觀者亦可以觀看真實的海洋生物標本,學習海洋生物多樣性,親身體驗虛擬實境之旅,前往后海灣和白泥,並透過擴增實境遊戲參與修復蠔礁的任務。
此外, TNC亦正聯同其保育團隊和社區夥伴,向政府提交有關加強「海岸保護公園」(Coastal Protection Park, CPP)的保護和管理建議。CPP為一項新劃定的保護區,位於北部都會區規劃範圍內。我們倡議將CPP打造成一個世界級的受保護區,具備完善管理機制、增強生物多樣性、並能恢復具氣候韌性的健康生態系統;同時促進公平發展,尊重本地社區,支援可持續養蠔等傳統生計,並透過優質生態旅遊,促進人與自然的連結。
參觀者還可以觀看新近推出的紀錄片《香江遺礁》,該片深入探討了蠔礁的生態系統,追溯了超過1000年的蠔歷史及其對香港和珠江三角洲的文化重要性,並記錄了科學家們為修復這些生態系統而奮鬥的旅程。
為感謝公眾參與,現場觀眾更有機會獲得限量版「蠔寶寶」毛巾一條,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從香港行動邁向全球影響
保護香港蠔礁行動是TNC全球海洋生態系統保護使命的一部分。2025年同時標誌著TNC「貝類礁韌性資源網絡」(Reef Resilience Network) 成立20週年 。 該全球性平台至今已培訓超過55,000名來自92個國家的海洋專業人士,每年亦為超過100萬名使用者提供以科學為本的工具與資源。從香港的蠔礁到全球的珊瑚礁,TNC致力為我們的海洋構建一個更具韌性的未來。
TNC衷心感謝所有促成本次展覽的合作夥伴。特別鳴謝太古集團慈善信託基金 (Swire Group Charitable Trust) 的慷慨支持,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Swire Institute of Marine Science, SWIMS)和The Explorer Club HK(ECHK)在專業知識與協作上的貢獻,以及場地贊助商太古廣場 (Pacific Place) 提供展覽空間,讓公眾能夠深入參與。通過這些集體努力,展覽期望重新連結社區與香港的海洋遺產,並激勵更多人參與行動,保護蠔礁和更廣泛的海洋生態系統。

展覽詳情:
日期:2025年5月29日至6月11日
時間:10:00 – 22:00
地點:太古廣場L1層 Park Court(Shiro附近)
免費入場

繼早前於太古廣場首度展出後,大自然保護協會的巡迴展覽將移師至誠品生活尖沙咀店,繼續與公眾分享這段被遺忘的海洋故事。
蠔礁曾廣泛分布於香港沿岸,如今卻成為全球最瀕危的海洋棲息地之一。是次展覽將透過圖文展示,呈現蠔礁的生態與文化價值,並介紹香港的蠔礁保育與修復行動。
展覽
日期:2025年7月16日至8月30日
地點:誠品生活尖沙咀店 3/F 創意穿廊
免費入場
拍照、遊玩、探索! 與家人一同走進太古城中心,發掘被遺忘的海洋奇觀

大自然保護協會於2025年8月22日至9月4日期間,在太古城中心 (Cityplaza) 舉辦《滄海遺礁 — 重現香港海洋文化與生態保育》巡迴展覽,讓公眾重新發現香港沿岸被遺忘的珍貴自然資源及海洋生態系統 — 蠔礁,並了解其對生態、文化與社區的重要價值。
展覽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帶領觀眾認識蠔礁曾在本地海岸廣泛分布,如今已悄然消失,其對海洋生物、水質和海岸保護所帶來的多重益處亦一併流失。是次展覽旨在喚起公眾關注,重新認識這些被遺忘的自然盟友,並推動共同保育海洋的對話和行動。

本展覽融合科學教育、文化故事和互動體驗,為不同年齡層帶來嶄新而有趣的學習旅程。參觀者將透過豐富展品和互動,探索蠔礁的生態、歷史和文化價值。新展區更加入了全新場景與互動設計,旨在啟發好奇心,並深化對本地海洋生態的認識。
參觀者可以於 OysterScope Lab(蠔鏡實驗室)深入探索蠔的奇妙世界,透過顯微鏡觀察蠔從微小幼蟲成長到蠔礁建造者的生命週期。這項難得的近距離觀察體驗,將海洋生物學真實活現眼前。

就在幾步之遙的展區,參觀者可參與巨型蠔寶寶見面會,這個充滿活力、趣味和參與性的海洋世界拍照區,展示了可愛的巨型絨毛蠔寶寶與一眾生動的海洋生物,是拍攝美好回憶和感受海洋活力的最佳場景。
除了這些全新體驗,展覽亦保留一系列標誌性展項。參觀者可踏上一段虛擬實境之旅,深入后海灣和白泥; 檢視一個實物比例的傳統養蠔模型,當中展示了來自后海灣的真實蠔柱; 並觀看蠔過濾水質的示範短片,了解蠔如何自然地潔淨水質; 一個模擬海岸韌性的互動裝置,則說明蠔礁如何穩定海岸線和減緩侵蝕。此外,展覽亦展示真實的海洋標本,讓參觀者以視覺方式了解海洋生物多樣性。全新的擴增實境遊戲更讓參觀者化身海洋保育員,投放虛擬蠔殼並修復數碼海洋生境。紀錄片《香江遺礁》亦將於場內播放,重溯一千多年來的蠔業歷史,以及其在珠江三角洲的文化意義。

展覽期間,參與互動游戲或透過追蹤TNC Instagram,將有機會獲得限量版紀念品,包括深受喜愛的 Oyster Babies及其他主題禮品,先到先得,送完即止。
展覽正值關鍵時刻。全球超過 85% 的蠔礁已因沿岸開發、污染、過度採摘和氣候變化而消失。在香港,僅約 6% 的海洋水域受到保護,遠低於全球 30% 的保育目標,使蠔礁等重要生態系統面臨高度風險。蠔是天然的生態系統工程師,能夠有效過濾大量的水質,為其他海洋物種提供棲息地,並作為為天然屏障減低風暴潮的衝擊。在夏季溫度下,一隻成年的本地蠔每天可過濾多達 960 公升的水;香港蠔 (Magallana hongkongensis) 的過濾能力更為卓越!
「這個展覽結合科學、文化和創意,旨在激發大眾與海洋建立更深層的連結。」大自然保護協會香港項目(區域夥伴關係)執行總監高㦤行表示:「蠔礁對於健康而具韌性的海洋環境至關重要,然而它們的生態價值卻被廣泛遺忘。我們希望透過這個展覽,以創意的視覺效果和互動體驗,讓年輕一代重新認識這個段被遺忘的蠔礁故事。太古城中心是一個極具親和力的展覽場地,適合家庭和兒童一同參與,我們期望這次體驗能啟發更多人加入我們,共同保護和修復這片屬於大家的海洋文化遺產。」
是次巡迴展覽是TNC推動本地海洋保育公眾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同時亦配合TNC以科學為基礎的政策倡議,包括建議在北部都會區設立「海岸保護公園」(Coastal Protection Park, CPP),一個結合生態修復、可持續生計和社區參與的世界級保育區域。
展覽未來數月將繼續於本港多個地點展出,包括 2025 年 9 月 11至12 日的 ReThink Expo—本港領先的可持續發展年度盛會。
TNC衷心感謝各合作夥伴的鼎力支持和協作。是次展覽獲得太古集團慈善信託基金 (Swire Group Charitable Trust) 的慷慨支持,並感謝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Swire Institute of Marine Science, SWIMS)和The Explorer Club HK(ECHK)提供專業知識和合作,同時亦感激太古城中心 (Cityplaza) 作為場地贊助商,提供友善、開放的空間促進公眾參與。各方的合作及貢獻有助促進社區與香港海洋文化遺產的聯繫,並激發集體行動,保護蠔礁和恢復海岸生態系統。
歡迎大家來到太古城中心,與我們一起探索、學習和慶祝香港的海洋文化遺產 — 別忘了在夏天結束前,與我們的巨型蠔寶寶拍照留念!
太古城中心展覽詳情:
日期:2025 年 8 月 22 日至 9 月 4 日
展覽時間:11:00 – 21:00
禮品換領時間:11:00 – 18:00
地點:太古城中心地下(近 APiTA)
免費入場
即將舉行的展覽 (ReThink Expo):
日期:2025 年 9 月 11 日和 12 日
時間: 08:45 – 18:00
地點:香港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1 號館 (H05 攤位)
報名連結:https://register.rethink-event.com/general
TNC 將於 2025 年 9 月 11 -12 日參與香港年度可持續發展盛會 Rethink HK,並於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展出其《滄海遺礁:重現香港海洋文化與生態保育展》巡迴展。
展覽將邀請觀眾「重新認識」蠔 — 牠們不只是海鮮,更是天然的「生態工程師」;不僅能過濾海水、穩定海岸線,並為多樣的海洋生物提供棲息環境。
蠔礁曾廣泛分布於香港沿岸,如今卻成為全球最瀕危的海洋棲息地之一。是次展覽將深入探討蠔礁修復如何有助於提升沿岸韌性、促進生物多樣性,並推動可持續發展 —— 展現保育與 ESG 轉型之間的協同效益。
ReThink HK 今年踏入第六屆,是香港最具規模的可持續商業交流平台,設有 9 個主題論壇和超過 150 場會議與活動,涵蓋「可持續建築」、「AI 的挑戰與機遇」、「循環經濟轉型」等多創新議題。誠邀您一同參與,立即登記,攜手共創更綠色、更可持續的未來!
《滄海遺礁——重現香港海洋文化與生態保育展》ReThink HK站:
日期: 2025 年 9 月 11 -12 日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展覽廳1(TNC展位:H05)
瀏覽ReThink活動議程:https://rethink-event.com/2025-conference/
登記入場:https://register.rethink-event.com/general